來源:湖南作家網 時間 : 2024-10-12
分享到:
本網訊(通訊員 羅帥)10月11日,“德雅文學工作坊”第六期彭曉玲長篇小說《譚嗣同》讀書會在湖南省社會科學院濂溪廳舉行。會議由湖南省作家協(xié)會、湖南省社會科學院(湖南省人民政府發(fā)展研究中心)主辦。來自《湖南日報》、岳麓書社、湖南省作家協(xié)會、瀏陽市文學藝術界聯(lián)合會、瀏陽市譚嗣同文化研究會、《瀏陽日報》、湖南省社會科學院等社會組織、媒體及研究機構的20余名專家學者出席。讀書會由湖南省社會科學院文學所所長、湖南省文學評論學會會長、卓今研究員主持。
彭曉玲,湖南瀏陽人,瀏陽譚嗣同文化研究會會長,中國作家協(xié)會會員,魯迅文學院十四屆高研班學員,湖南省作協(xié)全委會委員,湖南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,湖南散文學會副會長,東莞文學藝術院簽約作家,瀏陽市文聯(lián)副主席。曾出版散文集《掛在城市上空的憂傷》《蒼茫瀟湘》《尋訪譚嗣同》,長篇小說《譚嗣同》,長篇紀實《空巢》等。
小說《譚嗣同》以《萌動》《覺醒》《怒放》三卷的體量,力爭全景式地展現(xiàn)在晚清社會急劇變化的時代背景下,譚嗣同迅速成長為維新變法勇士,并為變法而慷慨獻身的偉大生命歷程。以此為線索,串聯(lián)塑造了諸如歐陽中鵠、貝允昕、涂儒翯、梁啟超、唐才常、陳寶箴、熊希齡等一大批晚清愛國知識分子群像。在西學東漸的人文大背景下,既充分描繪了清末積貧積弱的復雜社會現(xiàn)實,又詳實再現(xiàn)了各階層知識分子不同的救國道路之間的激烈的爭鳴甚至沖突。《譚嗣同》是一部難得的以晚清愛國知識分子群體為主角的“詩家之書”,是歌頌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的英雄贊歌,是描繪奏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序曲的宏偉畫卷。
卓今研究員高度肯定譚嗣同的現(xiàn)代意識與視野,勾勒出“魏源-郭嵩燾-曾紀澤-譚嗣同”的“開眼看世界”湘人序列,希望各位專家暢所欲言,拓展《譚嗣同》及周邊話題的討論?!逗先請蟆飞缥捏w頻道總監(jiān)、《湘江副刊》主編曹輝從“一方水土養(yǎng)育一方作家”角度,將譚嗣同的“我自橫刀向天笑,自留肝膽兩昆侖”闡發(fā)為近代湖南人的俠義果決和革命精神,并對湖南作家熱衷寫湖南名人文化的寫作現(xiàn)象進行深入分析。湖南省作協(xié)副主席龔旭東曾深度介入《譚嗣同》的寫作,細致還原了小說從設計到成型完善的過程,以及背后作家本人的創(chuàng)作水平進步,對作品“掐頭去尾”的結構,復雜豐滿的譚嗣同形象,以及諸多虛構“造境”背后的想象力給予高度認可。湖南省作家協(xié)會創(chuàng)研部主任賀秋菊就《譚嗣同》隸屬的“湖湘歷史文化名人長篇小說創(chuàng)作工程”,討論作家與評論家的關系,呼吁彼此建立長期合作、結對共生的良性關系。
小說與歷史、地方與個人是會議的討論焦點。湖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與文化研究所副所長、副研究員郭欽圍繞“歷史-歷史小說-歷史與小說”等維度,指出作品通過融合歷史真實與文學想象,很大程度“復生”了譚復生形象、晚清歷史現(xiàn)場和湖湘精神。岳麓書社副編審劉文細致剖析小說對晚清歷史現(xiàn)場的重塑,并引入人類學視野,類比田野調查法,在歷史“深描”層面對作者提出更高的期待。王東站在導演視角,將《譚嗣同》與1980年代同名電影及相關題材紀錄片進行比較,探討通過鏡頭塑造湖湘歷史人物的方法。湖南省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人員王瑞瑞、鄧謙林、龍昌黃、劉啟民、劉芳、周紫薇從藝術手法、敘事形式、人物形象塑造以及地域文化的展現(xiàn)等方面對小說進行深度剖析。
《譚嗣同》作者彭曉玲細致回望小說成書的全過程,并就湖湘精神、歷史小說等討論重點予以回應。湖南省社會科學院文學所所長卓今研究員作讀書會總結。
湖南省作家協(xié)會 | 版權所有 : 湘ICP備05001310號
Copyright ? 2005 - 2012 Frguo. All Rights Reserved